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随着政府征收土地程序不断改进,中国人民政府以人为本,在土地征收问题上不断吸取老百姓的建议,依法对农民所有土地实行征收征用,为老百姓争取最大利益。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规定
拆迁补偿政策和标准在基本保持不变
1、先补后拆。
拆迁涉及到被拆迁人的直接利益,补偿又是拆迁的关键,二者都是容易引起矛盾和摩擦的激发点。在保护被拆迁者利益上,必须遵循“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过去拆迁都是先腾空再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今后,被拆迁人先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再搬迁,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房屋被拆却拿不到补偿款甚至‘拆了旧房没新房’的局面。补偿方式多样选择,尊重被拆迁人的选择,补偿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
2、拆一还一。
如果被拆迁人选择产权置换,那么以1:1的面积计算标准将自己的房屋与拆迁方提供的房屋进行置换是最基本的利益保障。
3、被拆迁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补偿原则是拆迁行为必须保证被拆迁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即拆迁户的生活水平在拆迁之后应等于或高于原有生活水平。
4、不得进行非法拆迁、不得停水停电逼迁。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房屋拆迁补偿一般包括两类:
①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②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分为两种:
①补偿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或者实行货币补偿与房屋产权调换相结合的形式。
②补偿的金额,根据被征收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5、拆迁违法形势依然严峻
拆违代拆迁
律师表示,在实际拆迁中,拆迁方经常替换概念,以拆违之名进行非法强拆。若房屋被认定为违章建筑,便可少补或不予补偿,手段极其恶劣。拆除违章建筑是国土、规划、城管等部门在行使城市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拆迁方往往会以拆除违法建筑的名义拆除被拆迁户的合法房屋,损害被拆迁户的利益,即我们常说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6、以租代征
“以租代征”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违法形式。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及缴纳有关税费,“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没,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干扰了建设用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为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7、政府不直接参与违法拆迁
律师提示大家,近年来,区县政府将本来是其本级政府的责任下移至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例如,自称“经过多年拆迁实践总结出来的麒麟拆迁模式”在拆迁领域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其核心就是街道办事处制定拆迁补偿政策,承担拆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