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华西都市报近日报道,四川省成都市蒲江一处流浪狗的住所于9
日夜间被不明身份人员强制拆除,造成房屋内大量生活物品毁损,几十条安置在此的流浪狗也被活活砸死。那么,从报道中看,这起强拆案件的是非曲直如何?暴力强拆又何时能不再天怒人怨?

对此,律师事务所主任,著名行政诉讼专家律师认为,涉案拆迁明显是违法的。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3
条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这里的夜间,通常是指晚22点到次日晨6点之间的期间。而从报道看本案强拆发生在夜间23点,这显然是违反上述规定的。另一个细节就是上门的强拆人员并未亮明身份出示证件,也未出具任何据以执行强拆的法律文书,这显然也是违法的。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涉案房屋是合法建筑还是违法建筑,是在国有土地上还是集体土地上,上述原则都是适用的。
报道中的另一个细节是所谓的“社区”,众所周知社区根本不是合法的拆迁主体,至少要是区、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因此,涉案拆迁究竟是什么性质的项目,这都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但从种种迹象上分析,其中违法点必然是不少的。
事实上,自2011
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以来,大量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中纪委办公厅等下发的政策性文件均明确对暴力强拆说不。而时至今日,此类违法乱象仍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且未见明显减少。违法暴力强拆所导致的天怒人怨直至人命案子屡见不鲜。那么试问,其中症结究竟何在呢?
律师指出,问题的根源还是国家的土地政策。大量地方政府靠卖地赚取GDP
增长,一方面积极压减被征收人的补偿权益,一方面持续抬高土地出让成本,其中差距便足以让其赚个盆满钵满。裹挟于复杂的利益博弈洪流之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被征收人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土地管理法》的大修迟迟未能落地,土地政策至今都没有迎来有效的、足够力度的改革。政策层面的问题不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便难以扭转,类似的暴力强拆、逼迁案件自然层出不穷。
事实上,当政府横下一条心来“拆了再说”时,被征收人是没有任何管用的“守房”之策的。目前能做的,只能是积极委托专业征收维权律师帮助维权,争取尽量通过法律途径延宕强拆步伐,强拆之后也争取尽量搭建协商、谈判平台提高补偿数额。至于公平、正义,是理想,所以需要实践的摸爬滚打去努力实现。
可惜了这些无辜的流浪狗,它们到死也不会明白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那句诗:当人是兽是,他比兽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