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赖以生计的地方化为一堆废墟,你会作何感想?下面案例的主人公就遭到了这样的对待,事情最终会走向何种结局?我们一起来看看。
案情回顾:
2016年,多个地方的拆迁走上了日程,江西也不例外,隶属于闹市街的商铺成为了当地拆迁的重头戏,姜先生便是其中一家商铺的所有人。
姜先生在此经营商铺已经7年之久了,姜先生说在这片商业楼还没有建成的时候自己的古瓷店就已经开张了,虽说客户不多但也林林总总可以支撑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所需开支和额外所需。姜先生在第一次接到拆迁通知的时候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不知道如何实施自己的权利,因为拆迁方给出的安置补偿价位出入较大,姜先生选择了漠视,带着小姜和妻子到外地游玩,奉行“眼不见心不烦”的自我观点进行逃避。
而姜先生不知道一味逃避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拆迁方一改先前的委婉态度转而强势逼迫,以商铺严重影响市容交通为由一举“攻克”。一周后,返程的姜先生发现自己连同几位相邻商铺都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作为被动的一方,姜先生和邻居们感受到了自己薄弱的力量和无助,于是找到了律问问。
办案结果:
律师确定了维权方案后,对姜先生的商铺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认真的核实,结合姜先生和邻居之前安装的监控设备对房屋进行取景,并对相关合法证明文件进行比对,在对案件有了基本的把控后,对拆迁方的拆迁套路进行了综合分析。
另一方面,由于姜先生房屋被拆的理由实属无中生有,并且对于拆迁的一系列正式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存在争议,于是便针对相关的文件和行为依据申请了信息公开申请。经过申请信息公开申请,律师发现拆迁方拆迁的手续属于合法手续,但是强拆的过程却属于违法拆迁,于是便发出了《律师函》,并提出了异议和赔偿。
最终, 拆迁方看到律师咄咄逼近的维权脚步,更惊恐自己的行为瑕疵,便在胜诉判决下达之后向姜先生提出了妥协。
案件解析:
对于大多数被拆迁人来说最大的困扰不是拆迁方有多强大而是自己有多弱小,律师表示,一定的基本法律储备是必要的,例如《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与补偿条例》等等。同时,为防止强拆等一系列不可预测时间发生,最好在接到拆迁通知之后对自己的房屋外部环境以及内部陈设格局做一个摄影摄像的证据保存。另一方面,将自己手中的合法产权证书、营业执照等原件妥善保管,不要轻易交予他人从而导致遗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拆迁补偿谈判之前,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维权基础,不可偏听偏信。
【免费解答】有问题可以直接微信律师,一对一免费为您即时解答
【律问问小助理】微信号:ww916789